关键词
凤阳小岗12位农民英雄与养老的政府责任
作者: 周士君   来源: 民主与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保险公司   凤阳   包干协议   小岗村   养老   《大河报》   农民   政府责任   安徽  
描述: 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2位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手印的农民,日前获得了每人每年1200元的“养老补助”,以让这些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农民颐养晚年。但这12位农民功臣的“养老补助”,却是在多方协调下,由安徽某保险公司为其捐赠的。(11月10日《大河报》)[第一段]
18人的25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小岗   示范园   凤阳   凤阳县   "反叛"   周边   大包干   安徽   农民  
描述: 21世纪的阳光,晒得安徽凤阳小 岗村颇有些不自在:这个当年掀开全 国土地大包干历史序幕的村落,并没 有在随后的25年发展中扬起顺风的 帆;而近来尤其令小岗村难堪的是, 连周边的一个叫赵庄的穷村子都公然 举起了"反叛"的旗帜。
国民待遇:小岗村凸显大问题
作者: 李立   来源: 新闻周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费改税   注入   收入   问题   国民待遇   原因   小岗村   大包干   费用   农民  
描述: 费改税后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脸上没有过多的喜悦。费用虽然降低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收入也在降低。大包干所产生的动力已经消耗殆尽.费改税真的能给中国农村注入新的活力?
大包干内幕
作者: 张万舒   来源: 中国作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公社   资本主义   责任制   社会主义   生产队   包产到户   农村经济   大包干   农民   安徽  
描述: 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穷得丁当响的农民凑在一起,冒着被判"现行反革命"的风险,按下了18个手印,一夜之间把全村所有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统统分光,搞起了"大包干"。这一事件被载入史册,成为
《小岗村土地之变》专题报道之一 小岗村再现红手印
作者: 侯兆晓   来源: 民主与法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胆识   中国农村改革   专题报道   凤阳   手印   土地   小岗村   农民  
描述: 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轫之地,当时,秘密商讨土地变革的十八位农民的勇气和胆识,不仅给全国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给小岗村贴上了革新的标签。时至今日,小岗村从来没有失去被关注的目光
农业:夯实基础
作者: 陈进   来源: 江淮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优势农产品   省政府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内部结构   农业资源优势   抢抓机遇   农田水利建设   规模经营   农民   安徽  
描述: 安徽沿江近海,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文化灿烂。安徽人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凤阳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新世纪新阶段,江淮儿女有志于在中部崛起中奋力争先。翘首东望,是发达的沿海地区
小里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 徐旭   来源: 农家女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记者   改革开放以来   土地承包   村民   农村劳动力   大包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桔梗   农民   中国农村  
描述: 3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指印,从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这席卷全国的改革开放浪潮中,中国农村经历着来自方方面面带来的冲击,从联产承包
“中滩”而今从头越——记内蒙古农村改革第一乡托县中滩乡
作者: 张金阳   来源: 内蒙古宣传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出工不出力   乡镇企业   中滩   包产到户   内蒙古农村   家庭联产   托县   承包责任制   农民  
描述: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首先开始的,农村改革是由安徽凤阳的小岗村首先发起的,而内蒙古农村改革则是由托克托县中滩乡发端的。中滩乡,一个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土默川人民的心目之中。“穷则思变”。在贫穷面前,中滩农民率先自发...
风正一帆悬——对我省七县(市)“村民自治”情况的调查
作者: 郑建华   黄岩春   来源: 江淮法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富裕   革命   生产积极性   小岗村   大包干   地方农业   村民自治   生产经营自主权   农民   农村  
描述: 有人把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说成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第一次革命”。由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耕者有其田”以后,“耕者有其权”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的地方农业产量上去了,但农民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原因何在?有位学者认为,其重要原因之
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回眸与思考
作者: 胡素春   来源: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中国农村改革   三十年   农村税费改革   乡镇企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综合改革   农村发展   农民  
描述: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跨过了30年艰难而辉煌的历程。不断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探索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历程三十年农村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1978年—1987年:黄金十年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质是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逐步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