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人的通史
作者: 张绥   来源: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研究  
描述: 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 《中国人的通史》就是要讲述中华民族从『根』到『主干』的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是个有记载历史传统的国家。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记载如此系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难以比拟
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再铸延长石油新的百年辉煌
作者: 沈浩   来源: 现代企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延长县   石油开采   中国石油工业  
描述: 100年前,"延一井"在陕北延长县正式出油,点燃了中国陆上石油开采的第一簇圣火,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篇章。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也是我们全体延长石油人的骄傲。
中华民族史记 第5卷 激荡融合
作者: 徐杰舜   罗树杰   来源: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历史   宋代   通俗读物   明代  
描述: 110307
铸造延长石油新百年——纪念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出油100周年
作者: 沈浩   张积耀   来源: 当代陕西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延长县   油井   纪念   石油开采   铸造   中国石油工业  
描述: 100年前,“延一井”在陕北延长县正式出油,点燃了中国陆上石油开采的第一簇圣火,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篇章。这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更是延长石油的骄傲。[第一段]
安徽凤阳凤画的民俗符号解读
作者: 陈丽爽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美好生活   凤阳   凤凰   民俗活动   基本素质   图像符号   民俗符号   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  
描述: 凤画也称龙凤画,是以传说中的凤凰作为描绘的主题来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凤画是安徽凤阳本地特有的一种民间绘画形式,它与当地风俗习惯密切结合,蕴涵着本地人民精神与心理的基本素质,是本土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对凤阳凤画的解读有着
花鼓悠悠唱千年
作者: 于家乐   刘汉寿   来源: 新华月报(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文字记载   花鼓灯   花鼓戏   凤阳   凤凰   民间艺术   歌舞  
描述: 之鸟,自古龙凤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关于凤凰的文字记载,早见于《尚书》和《诗经))。由于凤凰的形象总是与最高尚的音乐相配,且与梧桐、高岗、朝阳等相连,于是逐渐被神化,成为祥瑞之鸟,更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小镇记忆
作者: 张守福   来源: 安徽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花鼓戏   花鼓灯   记忆   李鸿章   采石矶   梆子腔   黄梅戏  
描述: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物人情。凤阳的花鼓戏,安庆的黄梅戏,肥东的小倒戏,凤台的花鼓灯,皖北的梆子腔,长江边的摇船歌,打谷场上的丰收曲,以及李鸿章杂碎,公和堂狮子头,合肥四大名点,涡阳的台干菜,采石矶茶干,徽州臭桂鱼
“京剧之源”话徽剧
作者: 江志伟   来源: 江淮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徽剧   京剧   名录   表演艺术   青阳腔   徽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剧目   安徽省  
描述: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大量宝贵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
最先“感动”的应是官员
作者: 姬建民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捐资助学   学生集体   中华民族   市场经济   当今社会   投递员   官员   地震灾害   百姓   袁隆平  
描述: 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易"被感动"的经济,而当今社会却是一个感动不已的社会。身为布衣百姓,几乎每天都在"感动"着。粗略一数,嘴边上的就有"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军院长李素芝,军校教授方永刚,"老黄牛"吴天祥,好民警邱娥国,信访局长张云泉,大山投递员王顺友,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地震灾害前线唐山十三农民,优秀村官沈浩,模范支书申纪兰,靠蹬三轮车捐资助学的老人白芳礼,"雷锋传人"郭明义,等等。
《永乐大典》古泉一门翁氏抄本考释
作者: 关汉亨   来源: 中国钱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典籍   中华民族   百科全书   抄本   《永乐大典》   考释   戏曲小说   分类汇编  
描述: 文集、戏曲小说、杂史传记及历代钱制泉谱等,可说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它是中华民族智慧之结晶。“大典”编纂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历时六载,于永乐六年成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