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术的扬弃
作者: 徐文杰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   苏维埃运动   文艺工作者   传统意识形态   传统戏剧   凤阳花鼓   题材来源   文艺创作   苏区时期  
描述: 传统艺术,尤其是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题材来源的生活化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性,
探索“双条鼓”的新生
作者: 高小平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鼓灯   安徽淮北地区   文艺工作者   凤阳   民间艺术   姐妹艺术   时代精神   艺术形式   舞蹈创作   表现方式  
描述: 探索「双条鼓」的新生高小平“双条鼓”也称“凤阳花鼓”,它是流传于安徽淮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多么令人熟悉的歌声,伴随着这地方泥土味的歌声,同时展示在我们眼前的便是那一个碗口大小的花鼓和那一双用竹根做成两尺来长...
从《创业》的人物塑造看“四人帮“文艺谬论的破产
作者: 郭正元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工作者   典型性格   戏剧冲突   英雄人物   性格特征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人物塑造   创作原则   典型形象  
描述: 一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是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恩格斯早就要求革命文艺“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弟224页)。在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毛主席曾语重心长地指出:“这里又有一个陈学孟。在中国,这类英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可惜文学家们还没有去找他们,……”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