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宋礼——疏浚会通兴漕运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北水利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运   工部尚书   济州河   会通河   宋礼   按察佥事   礼部侍郎   明经   南粮   朱棣  
描述: 宋礼(1359-1422年),字大本,永宁(今河南洛宁)人。以明经出身进入国子监学习,由于他才学出众,先后被选拔为山西、陕西按察佥事。朱棣即位,擢礼部侍郎。永乐二年(1404年)宋礼拜工部尚书后,开始关注漕运事务。明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市)后,粮源主要是在江南,大运河漕运在南粮北运上占有关键位置。当时京杭运河中济宁至安山段称为济州河,安山到临清河段称为会通河。明代把两段运河统称为会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作者: 陈梧桐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京宫殿   迁都北京   黄子澄   国初事迹   朵颜三卫   会通河   明太祖朱元璋   靖难之役   大学衍义补   朱棣  
描述: 明太祖朱元璋始建明朝,都城定于南京。后来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把都城迁到了北京。朱棣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实行迁都的,迁都北京具有什么意义呢?
明清时期,京杭运道为什么逐渐断绝?
作者: 暂无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江淮运河   明朝   疏浚   会通河   京杭大运河   明清时期   明成祖  
描述: 明朝永乐年间。在元朝的基础上,运河又得到了一番改进。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派平江伯陈碹疏浚江淮运河。又命工部尚书宋礼修治会通河(包括济州河在内),京杭大运河始畅通。清代继承明代遗制。继续疏浚和整治。
永乐时期运河的浚通及其意义
作者: 何孝荣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定   永乐时期   淮安   意义   会通河   分析说明   明王朝   十三年   南北运河   明成祖  
描述: 永乐九年到十四年,明成祖朱棣动用了大批民丁对南北运河进行了浚通,从而为明定都北京,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对当时运河的浚通及其意义加以分析说明,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明清时期的总河
作者: 袁明全   来源: 中国水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密切相关   治理   会通河   大运河   河道总督   黄河   政治经济生活   明清时期   封建王朝  
描述: 总河是我国明清时期为治理黄、运等河流而设立的高级职官。明代称为总理河道,清代称为河道总督。总河的设立,与明清时期的漕运政策密切相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国家财赋大半出自江南,为了便于调运粮食,永乐九年(1411年)修复会通河,使大运河南北贯通,得以将每年在南方征敛的400万石粮食及百货源源运入京师。从此,维护漕运的畅通无阻,就成为封建王朝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黄河穿越运河入海,
宋礼访白英——治理会通河史话
作者: 陆家行   来源: 水利天地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通中断   民间故事   治理   水势   历史人物   永乐皇帝   会通河   白英   公元   京杭运河  
描述: 白英是位真实的历史人物,生于元末至正23年(公元1363年),卒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终年56岁。他治运的业绩,青垂明史。事隔五百多年了,但是“白英点泉”、“白大王显灵”等脍灸人口的民间故事,仍在运河两岸、汶上大地广为流传。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口于原武,淤积数百里,京杭运河堵塞,交通中断。田地荒芜,秋风凄凄。明永乐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后,靠海运江淮
明代漕运与会通河的疏浚
作者: 蒿炎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政府   燕王朱棣   漕运   明朝统治者   会通河   河南   大运河   政治中心   黄河   明王朝  
描述: 公元一四○二年,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为其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长期驻在北京。到一四二一年正式将明王朝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随着全国政治中心的北移,南粮北运问题,成了明朝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时,明朝每年需要从南方运近四百万石粮食供应北京。开始“转漕东南,水陆兼挽,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海运险远多失亡,而河运则由江淮达阳武,发山西、河南丁夫陆挽百七十里入卫河(也称御河——笔者),历八递运所,民劳其苦。”因此,怎样才能保证每年把几百万石粮食稳妥地如期运到北京而又费少时速,便成为明朝统治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
明清时期黄淮运关系及其治理方针
作者: 于见   来源: 治淮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北大运河   黄河灾害   治河   治理   黄河改道   会通河   供给线   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   基本情况  
描述: 基本情况明代初期,黄河因元末战争的破坏,下游河道紊乱,灾情很重,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复修会通河,重新畅通了南北大运河。自此以后,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导致运河中断为止的四百多年间,南北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主要供给线。由于黄河基本上是东西方向行流,而大运河则呈南北方向通运,黄运交叉成为无法避免的格局。所以明清两代的治河,均以保漕为出发点,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