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从怀柔到喋血
作者: 张宏杰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臣   朱元璋   起义军   中国文学史   李善长   刘基   文化人   宋濂   知识分子政策   方孝孺  
描述: 礼遇 正如阿Q不敢与赵秀才说话一样,投奔起义军以前,朱元璋没“资格”也没机会和读书人打交道。对那些满腹诗书的“老爷”,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他满怀敬慕,却高攀不上。 起义使一切颠倒了。自领军以来,知识分子居然主动前来投奔。朱元璋当然受宠若惊,毕恭毕敬。他们随随便便出几个主意,就令朱茅塞顿开,见识大长。冯国用一见朱,就建议他取建康以为根本,再四出征伐,平定天下。李善长一见面,就说他像刘邦,劝他“法其所为,不嗜杀人,天下不足定也”。这些建议让在黑暗中摸索的他如遇明灯,通往皇位的道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
方孝孺女儿殉节在宁海淮河
作者: 薛家栓   来源: 古今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初   殉节   女儿   淮河   靖难之役   宁海   朱棣   方孝孺  
描述: 发生在明初叔侄争皇位的“靖难之役”,最后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作为直接参与此役的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刀锯斧钺
方孝孺之死背后的权力博弈
作者: 雾满拦江   来源: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诏书   权力博弈   读书种子   人类历史   中都   朱棣   方孝孺  
描述: 明朝帝王们的心性之歹毒,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朱棣起兵“靖难”,夺得天下之后,请“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儒不屑,掷笔于地,骂曰:“死就死,诏书坚决不写!”朱棣大声质问:“你要求死,难道就不顾及九族吗?”“就是灭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谈判就这么破裂了,接下来是史书中都不忍记载的残酷虐杀。
靖难之役与建文帝生死之谜
作者: 樊树志   来源: 当代人·历史解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生死   朱元璋   蓝玉党案   靖难之役   大屠杀   朱棣   方孝孺  
描述: 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无疑。事实上朱棣上台后,对建文帝的亲信大臣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大屠杀,被人称为“瓜蔓抄”。其残酷的程度可与乃父朱元璋惩处胡惟庸、蓝玉党案相媲美。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他因自己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生怕那些开国元勋“尾大不掉”,将长子立为太子,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封王建藩。燕王朱棣、晋王朱、宁王朱权等率兵驻守北方,抵御蒙古;周王朱、齐王朱榑等驻于内地各省,监督地方官吏。朱元璋规定,如遇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臣,甚至可以发兵“清
做人说
作者: 朱辉   来源: 杂文选刊(上旬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长   朱元璋   教育   解缙   做人   正直   朱棣   二元制   君子   方孝孺  
描述: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千百年来,无数家长、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可是怎样学做人?又免不了搞"二元制"。大凡书本都是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私底下,家长们又觉得社会复杂
坚守之道难坚守
作者: 朱辉   来源: 学习博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长   教育   解缙   做人   正直   二元制   朱棣   君子   应变   方孝孺  
描述: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千百年来,无数家长、老师这样教育孩子。可是怎样学做人,又免不了搞"二元制"。大凡书本都是教人君子之道,强调为人要正直。而私底下,家长们又觉得社会复杂,怕孩子单纯吃亏,难免又要传授一些圆滑应变之术。于是长大成人之后,我们中大多数人会在君子之道、小人之术间徘徊,难免活得很累。
遍布天下的明特务机构
作者: 炎龙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明朝   朱元璋   特务组织   司法机构   皇帝   宦官   锦衣卫   朱棣   方孝孺  
描述: 自秦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上,结果二世而亡。汉唐尊儒而教,但外戚、宦官污秽于朝,仍摆脱不了历史的轮回。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发展了一个统治人民的利器棗特务统治,相互告发,人人自危成为明朝时期统治的一大特色。这血腥变态的明朝特务机构遍布天下,招致令人恐怖。从整个王朝的历史来看,明朝是特务组织最恐怖血腥的一个王朝之一。明朝的特务机构之所以遍布天下有
方孝孺拒写诏书遭“诛十族”
作者: 暂无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明初   起草   燕王朱棣   诏书   博学   文学博士   浙江   宋濂   方孝孺  
描述: 方孝孺,字希直,明初浙江宁海人,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门生。方孝孺博学强记,通晓经史,文章盖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献王特聘为世子之师。明建文帝即位后,委以翰林侍讲之职,后改任文学博士。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方孝孺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
文死谏
作者: 易明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礼议   士人   魏徵   大学士   声名   唐太宗   文士   言官   海瑞   方孝孺  
描述: 文死谏,武死战,是文士与武士各自的修气之道。说到底,武人死战者比文人死谏者要多。 文人死谏而声名卓著者,唐有魏徵,明有海瑞。如果说魏徵之出,全赖唐太宗的所谓开明;那么海瑞之出,则全赖士气——明朝士人群体孕育而出的刚强性格。 明永乐年间,方孝孺是一位大文士,面对残暴的朱棣,他昂然不屈:“诛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孺被诛,时人叹息“读书种子绝矣”。其实,读书种子并没有因为方孝孺的死而断绝,后起士人虽遭碎首分身而前仆后继。 明武宗时,太监刘瑾一手遮天,将大学士刘健、谢迁排挤出朝。21位言官上疏,奋死抗争,全部杖死阙
恐惧之中的伟大
作者: 信力建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伐军   张作霖   日本人   红卫兵   孟子   恐惧   金岳霖   参谋人员   拿破仑   方孝孺  
描述: 杰出人物自有异于常人之处,可是要说他们身处险境却不会感到恐惧就是瞎扯。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后代儒家所讲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明朝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命令方孝孺草拟新皇帝即位诏书。方孝孺怒而写下"燕贼篡位"四字,骂道"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方孝孺因此被诛九族。眼见弟弟就要被杀于刑场,方孝孺也不禁潸然落泪。弟弟方孝友却安慰哥哥:"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