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凤阳花鼓新解浅探
作者: 陈筱悦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条鼓”   《茉莉花》   节奏  
描述: 本文对凤阳花鼓做出新解:凤阳花鼓原为三花,因历史发展与区划变迁,现仅存一花——双条鼓;凤阳花鼓与《茉莉花》的源流之争,为地方利益驱动,而非学术课题;《凤阳歌》长盛不衰,奥秘在歌曲的情绪和风格以及节奏上的快慢之分。
民歌《茉莉花》近现代流传史研究
作者: 杨璐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茉莉花》   流传史   中西文化交流   近现代  
描述: 《茉莉花》是一首风靡大江南北、唱响国际乐坛的中国民歌。它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国际形象的建构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堪称“中国软实力”的最具魅力的象征与寄托。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茉莉花》就进入了当代学者的研究视野,人们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探究,来深入挖掘中西音乐乃至中西文化的交流互动史的历史详情与基本面貌。本文以《茉莉花》的“近现代流传史”为论题,试图在综合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茉莉花》的原初形态的发掘入手,梳理它在明清以至近现代中国与海外的流布、传播情形,以期以史为鉴,发现其中所
《茉莉花》花开何处?
作者: 冯光钰   来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西五台山说   安徽凤阳花鼓说   让证据说话   《茉莉花》   江苏扬州说  
描述: 《茉莉花》是蜚声海内外的经典“同宗民歌”,几乎成了中国音乐文化一个标志性的符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人关注、探寻《茉莉花》之源,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源于江苏扬州说、山西五台山说、安徽凤阳花鼓说三种说法。各说法其论点虽都明确,争论的焦点也都是建立在各自持有的证据上,但分析来看,却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够充分的问题。因而,《茉莉花》究竟花开何处?还有待继续研究与追溯。
民族文化优秀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凤阳花鼓》
作者: 陈仁华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小戏   花鼓灯   兰州鼓子   曲艺形式   《茉莉花》   歌剧作曲家   双条鼓   凤阳花鼓   中国音乐文化   陕西曲子  
描述: 凤阳花鼓是历史渊源的一种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沿袭而保留下来的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体表演形式,因其演出多样化,又出自帝王之乡,影响之大之广,几百年来已被认可的客观事实,就其概念内涵、传播途径与手段、及原生态演唱与派生出来的歌曲异同等,笔者将目前所知现存的史料概况提出自己的浅薄看法,以供读者参
纵论兴趣诱导在音乐教学中的显要性——变被动受听为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
作者: 文正福   来源: 新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体差异   演奏过程   课堂气氛   卡巴列夫斯基   演奏乐器   审美意识   周杰伦   客观存在   《茉莉花》   凤阳花鼓  
描述: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认为: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兴趣教学法作为音乐教学过程中有力的方法和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审美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加强学习引导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的音乐天赋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用"显微镜"找学生学习音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描述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这样做,
鲍比达《日出北京》正式发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将军令》   发行   《茉莉花》   《十面埋伏》   日出   《康定情歌》   《渔舟唱晚》   北京  
描述: 鲍比达创作、改编及演绎的中国经典名曲集《日出北京》正式在国内出版,并由广州艺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行。这张唱片是鲍比达在1993年至1994年间,用西洋音乐编配手法重新演绎中国古曲与民歌的专辑,曲目包括《将军令》、《十面埋伏》、《茉莉花》、《康定情歌》、《红豆词》、《渔舟唱晚》、《满江红》、《凤阳花鼓》、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