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郑和 “示中国富强”的“下西洋”
作者: 梁二平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西洋   卜剌哇国   麻林地   宝船   天妃宫   忽鲁谟斯   朱棣   刘家港   慢八撒   数字游戏  
描述: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采访,我在国内外时断时续地已跑了好几年。最后一站,才到达这个伟大事件开始的地方——南京。这是2005年5月底的一天,我在南京郑和公园看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倒计时”钟上显示还有50天。周年是一场数字游戏,似乎不到一个吉祥如意的整数,我们就无法追思先人做了什么,或者错过了什么。读碑,重新掂量下西洋关于朱棣为什么违背太祖海禁之制,而组织声势浩大的下西洋活动,历史上说法不一,但有案可查的证据有两条。
明朝时期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郑和宝船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西洋   杆石   三年   木帆船   世界造船   宝船   特混舰队   活动空间   明朝时期   朱棣  
描述: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7月11日,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自1405年至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郑和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也是郑和率领的海上特混舰队的旗舰,它在郑和船队中的地位相当于现
明朝的航海技术有多发达?
作者: 高峰   来源: 中国海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船技术   直达航线   宝船   技术发展   扬帆远航   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七下西洋   中国南海   航海技术   朱棣  
描述: 140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庞大船队起锚远航,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称为"郑和七下西洋"。610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长151.18米、宽61.6米的"宝船"模型前,当我们再次扬帆远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时,我们仍要感叹于中国古代那些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已显示出我国古代在造船和航海方面的辉煌成就。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
英雄在海上炼成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民居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三年   成真   云南人   宝船   五虎门   明永乐   里水   三保太监   朱棣  
描述: 《七律·郑和下西洋》滇池碧碧木盆黄,童梦成真浩气扬。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且看寺中来五谷,繁花灿灿入幽香。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明永乐帝既即位,疑建文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
海上丝绸之路:明代航海技术有多发达
作者: 韩天琪   来源: 大众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船技术   陶瓷之路   福船   宝船   技术发展   扬帆远航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南海   航海技术   朱棣  
描述: 2015年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1405年,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庞大船队起锚远航,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称为"下西洋"。610年过去了,当我们站在长151.18米、宽61.6米的"宝船"模型前,当我们再次扬帆远航,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时,我们不仅要感叹于中国古代那些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福船"与帆橹"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显示出我国古代在造船和航海方面的辉煌成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丽凡高度评价说。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到明代,
郑和下西洋的未解之谜
作者: 柏克   来源: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帆船   奉天殿   宝船   营造法式   永乐年间   朱棣   测量方法   航海技术   航海者   航海学  
描述: 大号宝船是否存在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按照今天的测量方法来看,这艘宝船长将近148米,宽60米。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型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不可能出现。另外,有专家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63.96米
牵星引
作者: 白艳平   来源: 故事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盒子   下西洋   父亲   宝船   皇帝   红木   玄武湖   南京城   朱棣   明成祖  
描述: 牵星引绝路,邪计代朝纲。侠士振衣去,出路在何方?一、牵星板丢失明永乐九年。三宝太监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到南京城,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的航海壮举,准备在南京城外的玄武湖举办一个盛大的阅船庆典,为郑和表功。
试析郑和下西洋的经济目的
作者: 史煦光   来源: 外贸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惠帝   郑和下西洋   永乐   对外贸易   宝船   海外贸易   明史   朝贡贸易   朱棣   明成祖  
描述: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上说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和等通使西域。”(明史·卷304,宦官传郑和)我认为,朱棣的帝位从其侄朱允蚊(惠帝)夺来,关心惠帝的下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为了寻找惠帝而几十年中兴师动众连续八次派几十艘宝船,数以万计的人马下西洋,显然是没是必要的。踪迹建文(即惠帝)可能是朱棣
卷首语
作者: 李永適   来源: 华夏人文地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洋   航程   郑和下西洋   德化   宝船   中国历代   太平洋   性格   中华文化   朱棣  
描述: 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指挥世上最大的舰队,统领数万人马,在海上纵横二十余年,航程达十余万海里,又几乎兵不血刃地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个角落散播?郑和本人究竟是什么模样、具有什么性格,才能真正做到”宣德化而柔远人”,同时赢得太平洋至印度洋沿岸诸国人民的敬重与缅怀?
浅论宝船尺度及其他
作者: 杨斌   来源: 郑和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郑和船队   间接   著作   宝船   缺失   史料   西洋   朱棣   航海家  
描述: 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朱棣之命七下西洋距今已近600年,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致使有关史料缺失严重,留下很多疑团。人们只能从一些间接史料中和其遗址、遗迹等方而进行考察、研究、推论。故而当年曾随郑和船队下西洋的马欢、费信等人的著作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