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邛崃龙兴寺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简报
作者: 雷玉华   张雪芬   苏奎   刘守强   李平   何吉民   李子军   赵军   夏存刚   李锐   植秀萍   赵忠波   卢引科   来源: 成都考古发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图版   现代建筑   堆积   发掘简报   考古发现   遗址   唐代   考古勘探   龙兴寺  
描述: 遗址发现经过邛崃市位于成都市西部偏南,距成都市区75公里,汉代始设临邛县,后魏时设临邛郡,唐初改为邛州,为重要的军镇。唐中期在邛崃设守捉使,统领邛、雅、黎州镇防团结兵,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于此设镇南军,大历元年设邛州防御使,寻升为节度使,不久仍为镇南军。五代、宋、元、明、清均为邛州。新中国建国后为邛崃县,近年改县为市(图一)。1947年邛崃西河涨水冲出了数尊唐代石刻佛像,当时这里叫大佛院,四川大学博物馆(原华西博物馆)成恩元先生等多次前往收集,随即在出土造像的河边地带进行清理,先后在西河边发掘和收集
从考古发现试论扬州唐城的四至
作者: 王勤金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唐人   扬州城   唐城   考古发现   遗址   江阳   宁乡   瓮城   墓志  
描述: 唐代扬州城的规模,从唐人的诗文中,可以窥其大致。如高彦休《唐阙史》载:“扬州,胜地也。……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韦应物亦曰:“华馆十里连”;杜牧有“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罗隐则云:“九里楼台牵翡翠”。而于开成三年(838)七月二十五日抵扬,四年正月三日尚“写著于扬州龙兴寺”的日本僧人圆仁,在其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对扬州唐城的规模则记得很具体:“扬府南北十一里,东西七里,周四十里。”宋代去唐未远,宋人有感于宋城不及唐城,对扬州唐城的规模在诗文中颇多
建文皇帝在云南
作者: 万揆一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建文帝   万历   纪事本末   明史   皇帝   记载   狮山   朱棣   云南  
描述: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武装政变获胜的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进入皇宫之后,曾“遣中使出帝、后尸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纪》)。但不久,“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明史·姚广孝传》)之类的说法传开来了。于是,朱棣不但另找借口,逮捕了溥洽和尚,而且“疑惠帝亡海外”,特派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一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兼且“踪迹”建文
浅论宝船尺度及其他
作者: 杨斌   来源: 郑和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郑和船队   间接   著作   宝船   缺失   史料   西洋   朱棣   航海家  
描述: 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奉朱棣之命七下西洋距今已近600年,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致使有关史料缺失严重,留下很多疑团。人们只能从一些间接史料中和其遗址、遗迹等方而进行考察、研究、推论。故而当年曾随郑和船队下西洋的马欢、费信等人的著作
寻访姚广孝遗迹
作者: 南郭逸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玄妙观   元朝   大殿   阳澄湖   和尚   重建工程   姚广孝   遗址   道士  
描述: 阳澄湖镇风光秀丽又多古迹,其中有两处古迹与奇僧姚广孝有关,知者可能不多,值得一说。姚广孝《明史》有传,他是燕王朱棣的“智囊”,也是燕王起兵造反的鼓动者和军事策划人,晚年又著《道余录》,批驳了明王朝奉为指导思想的程朱理学,这种反叛行为自然受到了封建正统人士的指责。但以现代观点来看,这个和尚了不得,
大航海家郑和在北京的遗迹
作者: 常华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郑和下西洋   航海史   中外历史   宝船   明代   太监   三宝   航海家   明成祖  
描述: 郑和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大航海家,关于他的“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事迹在中外历史上广为流传。他原名马和,早期是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内监。因随燕王“起兵靖难,出入战阵,多建奇功”朱棣即位第二年,即封郑和为内宫太监首领,并赐姓“郑”。
《徐霞客游记》载录建文帝遗迹述考
作者: 李水海   来源: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滇游日记》   建文帝   王阳明   狮子山   纪事本末   《徐霞客游记》   白云山   《游记》   太子  
描述: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懿文太子的第二子。懿文太子朱标,尚未继位便早丧。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九月,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5月,太祖驾崩,朱允炆顺轶即皇帝位,改元建文,是为明王朝第二帝。 朱允炆即帝位不久,燕王朱棣(明太祖第四子),便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靖难”,经过四年鏖战,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京城,推翻朱允炆,而即帝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据《明史》和《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载,建文帝在燕王朱棣击破南京后,趁夜逃出南京,后逃向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