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初访华的东南亚国王
作者: 李金明   来源: 东南亚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奉天门   中官   明初   渤泥国   袭衣   明宣宗   郑和七下西洋   明太祖朱元璋   国际地位   朱棣  
描述: 明太祖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为了肃清元朝近百年统治的影响,以取得海外诸国的承认,在外交上实行了一系列“怀柔远人”,鼓励海外诸国人明朝贡的政策。这种政策在明成祖朱棣继位后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明成祖除了广泛派出使者到海外诸国,招徕他们人明朝贡外,还不惜耗费巨资,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艺品遍赐海外诸国,从而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当时在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影响下,就有东南亚4个国家的9位国王8次来华进行访问。
金砖
作者: 达文   来源: 建筑工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嘉靖   明初   工程做法   紫禁城宫殿   北京紫禁城   代时   细料   黄金铸   朱棣   京仓  
描述: 元代时,民间流传着皇帝住的地方是"金砖铺地"的说法,到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成紫禁城宫殿,这种说法更是广泛传闻。甚至一直到今天,许多没到过北京紫禁城的人们,仍以为金砖是用黄金铸成。实际上,这种砖是用泥土烧制的一种细料方砖。那么,这种砖为什么会有"金砖"之称呢?对这一点,有两种说法:一是这种
明初的两道谕旨
作者: 顾诚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太祖   明代初期   明初   朱元璋   五军都督府   安定   官员   朱棣   道路   卫所  
描述: 明代初期,一切卫所官员的儿子,由于天下安定,而并未经历创业的艰难,有不少人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下走上萎靡不振的道路,整天嬉戏,追欢逐乐,不以继承父业为念,不再奉公守法和勤于吏事。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为了挽回颓风,维护大明的江山,采取了严厉的对策。洪武二十二年,兵部、五军都督府奉旨:“卫所官员不肯教儿子弓马,如今但有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了手,蹴圆的卸了脚,做买卖的发边远充军。”(孙承泽:《春明多余录》卷三十,附记)同年三月二十五
“读书种子”方孝孺
作者: 王世华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明史》   明初   道衍   正学先生   学案   成祖   学祖   朱棣   方孝孺  
描述: 杀之,杀之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这个被称为"读书种子"的人就是明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方孝孺。《明史》说他"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卷141)后人甚至称其为"有明之学祖"(《明儒学案》卷43)。
明代藩府刻书考
作者: 曹之   来源: 图书与情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守谦   朱杞   宣府   明初   朱檀   王朱   朱楧   明太祖朱元璋   朱桢   朱棣  
描述: 明初,建立“皇子封亲王”之制,明太祖朱元璋陆续将其24子和一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燕王朱棣驻北平,秦王朱樉驻西安,晋王朱驻太原,周王朱(木肃)驻开封,楚王朱桢驻武昌,齐王朱榑驻青州,潭王朱梓驻长沙
江南才子解缙
作者: 彭国远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高炽   皮厚   明初   厂卫   解缙   《永乐大典》   诗吟   韩国公   朱棣   袁泰  
描述: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曾被毛泽东同志引用过的对联,是明初江南才子、《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所作。说起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那是永乐年间的一个冬天,在一名朝官的寿宴上,正当解缙与大臣学士们赋诗吟对之时,锦衣卫帅纪纲走进来,硬充斯文,胡诌对联,仗势拿人取笑。解缙决心煞煞他
郑和下西洋与明初政局
作者: 王国平   来源: 东南亚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明初   黄子澄   傅友德   国史学界   三保太监   靖难之役   明王朝   朱棣   明朝政府  
描述: 的背景研究则显得不够充足,这实在是我国史学界在郑和研究方面的一大缺憾。笔者拟从明初政治局势这一角度,来探讨郑和七
明初最大规模的外交使团和贸易商队:略论郑和船队下“西洋”
作者: 刘伯午   来源: 现代财经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惠帝   外交使团   明初   航海史   海外国家   帖木儿帝国   船队规模   靖难之役   明王朝   朱棣  
描述: 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5—1433年),在中国封建社会航海史上,出现了一个高峰。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次数之频繁,准备之充分,组织之严密,器械之精良,物资之充沛,所到国豪之多,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郑和船队下“西洋”。本文拟就其背景、原因与使命,成就、意义与影响,简略做些论述。
天时、地利、人和与“靖难”结局
作者: 王志强   来源: 泉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文帝   明初   战略部署   姚广孝   朝廷   北平   重要转折   朱棣   三要素   辽东  
描述: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此语精辟论述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要素在军事上的作用,为古今兵家所推崇。在明初政治的重要转折点——靖难之役中,朱棣娴熟地运用上述诸要素,创造了历史上藩王反叛成功的奇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试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因
作者: 杜渺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说   不揣浅陋   明初   航海史   明永乐   典故纪闻   明代社会   明太祖朱元璋   靖难之役   朱棣  
描述: 从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二十九年间,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航亚非。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至今已经五百八十周年了。五个多世纪来,人们不断探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动因,但终因原始资料早被焚烧殆尽,缺乏最有力的依据,而不能统一看法。持踪迹建文说的有之,持耀兵异域说的有之,持发展外贸说的更不乏其人,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这里,我不揣浅陋,想通过一些历史事实的回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请同志们教正。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