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大明之烂始于明成祖朱棣
作者: 徐世平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明永乐年间,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然而,明朝之烂,始于朱棣。 虽然,大明王朝毁于宦官阉党(当然还有党争),也是事实。史界也有类似观点。一般而论,明朝宦官之害,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这两个人,都是使明朝烂掉的重要人物。其根结,则是从明成祖朱棣开始的。皇权不慎,则宦官骄狂之。 其实,当年朱元璋定天下,对宦官专权是有所警惕的。朱元璋汲取前朝教训,其建国之初,鉴于历朝历代宦官误国的教训,对宦官限制极严。他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亦不得超过四品等。他甚至
一曲能当十万兵
作者: 刘继兴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提乐曲在古代战场上瓦解敌军的作用,我们就会想到“四面楚歌”的典故。据东汉学者应劭考订,刘邦军队当时所唱楚歌为《鸡鸣歌》。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千余年之后,历史上再次发生“四面吴歌”之事。明朱睦桔所著《革除逸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于1398年在南京去世,孙朱允即位,削诸王权。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不服,欲夺皇位,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当时朱棣围攻易州西水寨,久攻不下。西水寨士兵多为南方人,天寒衣单困守孤寨,士兵无不动思乡之情。一个月夜,朱棣令士兵从四面八方唱起吴歌。寨中士兵听到凄凉的家乡之歌,闻之皆
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作者: 胡恒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去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直到被辟为博物院后,其真实面貌才逐渐向世人公开。 故宫雄踞于北京的中轴线上,将北京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城墙内的面积约72万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明、清两代24位皇帝就居住在这里,几百年多少军国大策都由此发出,改变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命运。关于故宫
600年前紫禁城修建秘闻
作者: 李蒙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600年前,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北京修建宫殿(后称紫禁城)。而他推翻惠文帝,登基即位时,北京只是国家北方边陲的一个布政司(直辖省级行政区划)。他后来是如何力排众议,迁都北京的呢?庄严雄伟的紫禁城,又是如何修建起来的呢? 为迁都作准备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四子,生于1360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北上镇守北京。由于太子朱标因病早故,1398年朱元璋驾崩之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住,后人称之为惠文帝。 惠文帝生长于宫中,喜读书而统治经验不足,在几位大臣同谋下,登位不久,即对拥有兵力、对帝位有威胁的诸叔王采取了“削藩”的
南京大报恩寺塔未解之谜
作者: 倪方六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历史上,南京的大报恩寺曾经过多次重修复建。如康熙三年五月,即重建过寺的正殿,塔也多次修葺。近二十年来,南京一直计划恢复这个标志性建筑,重建大报恩寺塔。实际上早在1928年,民国专家即为重建大报恩寺塔作了准备,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当年到琉璃窑址进行调查。1955年又有专家提出了重建构想。但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此事搁置了,成了遗憾。 从朱棣决定兴建塔,到现在重建,大报恩寺塔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谜团。谜团之一:朱棣建塔到底是想报谁之恩? 史书上讲得很清楚,朱棣为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而建。 但具体谁是他的母亲,这
600多年前中国人打赢了海盗郑和剿灭史上最大海盗集团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海军开赴索马里打击海盗的消息,引起了国际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美国《新闻周刊》近日都将中国海军的这次行动,比作“郑和舰队剿海盗”。国人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古代航海史上的意义,却不大知道郑和舰队当年曾剿灭了世界上最大的海盗集团,维护了东南亚海域的安全。 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朝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实力、造船技术、航海经验都足以保证开展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皇帝朱棣也有着雄心壮志,他不满意明朝初期相对保守的对外政策,想向别的国家宣扬国威,展示明朝的实力,当上皇帝,就多次派人要
揭秘朱元璋临终前留下的密匣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71岁的朱元璋去世,依照他生前的遗诏,由21岁的皇孙朱允继位,年号建文,也就是历史上的明惠帝。传说朱元璋临死之前,不放心朱允,便交给自己的贴身太监一个密匣,称如果皇太孙一生平安无事,不要打开这个匣子,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就打开这个匣子,它会告诉你怎么做。 朱元璋在位之时,为了巩固大明王朝始终掌握在朱姓子孙的手中,他先后分封自己的子孙为藩王,分驻全国要害之地,这些分封藩王都手握重兵,称霸一方,在朱元璋在世之时,倒是老老实实,不敢有什么非分之举。但朱元璋死后,他们根本就不把懦弱
皇帝的老婆也“下岗”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据《国朝宫史》反映,明代后宫开支巨大——“有明之季,脂粉钱岁至四十万两,内用薪炭,巧立名色,靡费更甚”。就是说,明朝皇帝一年要掏出40万银子,给后宫的女人们买化妆品,开支惊人。有鉴于此,清朝皇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后宫经费使用制度,“我圣祖仁皇帝鉴往规来,禁浮返朴,垂为诫谕,家法昭然”。 从历史上看,明代后宫妃子确实不少,“宫女至九千人,内监十万人”。如明成祖朱棣,曾一次怒杀三千宫女,从中可见后宫的庞大。到了中后期,由于朱姓皇帝更讲究享受,再加上随意扩大后宫用人,宫内的女人就更多了。尽管如此,皇帝却还在不断地
明成祖情迷朝鲜妃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秘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从元朝开始,朝鲜就被迫向中国朝廷进献美女,明朝仍是如此。明朝开国时,太祖朱元璋的后宫中就有不少朝鲜妃嫔,而明成祖朱棣据说就是朝鲜人硕妃所生的朱门之后。 公元1408年,明成祖派内使黄俨等人出使朝鲜,赏赐朝鲜国王白银一万两、丝五十匹、素线罗五十匹、熟绢一百匹,作为对朝鲜国王向大明朝廷贡献良马的回报和奖赏;另外,黄俨此次出使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要求朝鲜国广选美女,进献北京以充后宫。朝鲜国王哪敢怠慢大明皇帝的这一要求,于是立即下令民间禁止婚姻嫁娶,而大选美女以备进献。同时通告各地方官府,各户之女如有姿色,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