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干部下乡”:第一书记的生前与生后——基于安徽省小岗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 周晓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干部下乡   能人治村   国家治理机制  
描述: 本文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个案研究,分析了该村在“分田到户“后面临”“一夜脱贫二十年难致富”的背景下,通过过程——时间法详细讲述了沈浩代表国家权力下派到村庄后重振小岗村之路,动态的展现了小岗村如何从一个“后进村”到最后的“蝶变重生”。通过这种治理村庄的途径,作者试图探寻这种治理村庄机制,对于个人或其他村庄能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可借鉴意义。文章认为,在小岗村分田到户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在市场转型下的公共性丧失,小岗村面临“一夜脱贫二十年难致富”的困境。中央委派安徽省财政厅的沈浩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是代表国
权力、市场、环境视域下的明皇木采办
作者: 李庆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市场   权力   采办   明代   生态   皇木  
描述: 明代紫禁城等宫殿、重大建筑营造所需的大木采办主要采自西南地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皇木采办”,大规模的皇木采办出现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但是它却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时候。成祖之后在位皇帝中也有因大肆兴造宫殿而进行的木材采办,一直持续到明代灭亡,期间呈现由高潮到低谷,再由低谷转向高潮这种波浪式的发展态势,直至清代亦延续此种做法,“皇木采办”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机制。这项最巨且难的采办活动,上至皇帝、中央朝廷官吏,下至西南土司、地方官员、商人,各有不同的态度,他们或为国、或为民、或为己。其中不仅体现皇
明成祖研究
作者: 段喜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史  
描述: 明成祖研究是明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就个人作为和历史影响而言,我们屈指而数,即使把条件放得宽些,在明代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也实在只能数出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是一位兼创业与守成于一身的封建统治者,他以他的作为在明代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打上了... >> 详细
顺句驱动原则在MTI学生交传训练中的可行性探究——以2015年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为例
作者: 吴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TI学生   交替传译训练   会议口译   顺句驱动  
描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沟通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这门行业,我国对各层次和各类型的口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口译包含各种不同形式,而在此其中,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无疑是非常夺人眼球的一种。国际性问题的研究和决定都需要通过国际会议来解决,会议口译在这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除了应用于高端国际会议外,会议口译也常应用于商务谈判,新闻媒体,考察访问等,在这些领域中,对译员要求相对较低。会议口译一般
变译理论在外事口译中的运用——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
作者: 肖思豪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事口译   变译理论   变异策略  
描述: “外交无小事”是外事专员所奉行的重要准则。外事口译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因此,为外事口译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让其更加高效合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比较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的口译实录和模拟口译,进而阐述变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变译的具体方式,尝试将其与外事口译有机结合起来。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变译理论在外事口译的运用,探讨变译理论下外事口译中适宜采取的口译策略。本文认为,在外事口译中适宜使用的变译策略有三,即增译、减译和述译。随后,本文进一
顺应论视角下的汉英交替传译——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为例
作者: 贾玉倩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口译   案例研究   语境顺应  
描述: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口译在国际交流和交往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口译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并逐渐向跨学科方向发展。语境是重要的研究目标,对于口译也是如此,因此口译与语境密切相关。本文探讨口译的角度是语境顺应论。按照语境顺应论的观点,语境是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构成要素包括语篇衔接、互文性和线性序列;交际语境包含讲话者和听话者、和他们身处的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社交世界。文化语境是社交世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论顺句驱动原则在会议口译中的应用——以2013年李克强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为例
作者: 李睿仪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顺句驱动原则   李克强2013记者会   会议口译  
描述: 会议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产生,被全世界广泛的接受,尤其是在国际会议当中被广泛的使用。会议口译作为一种外事翻译,无论是对译员的翻译准确性还是表达能力各方面要求都非常高。为了使得译员能很好地表达出发言人的观点与思想,能更快更好地将句式结构复杂,内容颇多的话语完整地表达出来,利用顺句驱动原则是最好的翻译方法之一。顺句驱动原则指的是译员按听到的原语的句子顺序,把整个句子切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意思(仲伟合,2001)。顺句驱动原则
顺句驱动原则在交传中的适用性——基于2014年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交待的个人实践报告
作者: 孙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交替传译   顺句驱动原则   释意派理论  
描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发展,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替口译员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流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本文根据法国巴黎释意派理论来分析顺句驱动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基于对李克强总理2014年两会后答中外记者问的交传的研究,并结合个人的实践报告探讨顺句驱动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适用性。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都在于顺句驱动原则在同声传译中的使用,而鲜有人研究顺句驱动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由于相较于同声传译来说,交替传译中译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能更好组织语言结构使翻译通俗易懂,因此译员在进行
变译理论在外事口译中的运用——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口译为例
作者: 肖思豪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变译理论在外事口译中的运用——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口译为例
从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看外事口译的准备工作
作者: 肖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事口译   文化准备   李克强答记者问   时事准备   语言准备  
描述: 《翻译学词典》(英文版,圣·杰罗姆出版社,1997;引进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明确指出,口译是与笔译大不相同的一种翻译活动。口译首先是一种即时性的口头操作,这就使得口译员不像笔译员。口译员没有时间回头修改已经说出口的译文,他一出口必须“板上钉钉”。这样一来,口译员的压力远比笔译者要大。一个减压的重要方法,就是在开始口译之前,口译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翻译学词典》上的话来说,就是“口译员一定要事先掌握口译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各种背景知识,因为在口译的实际过程中
< 1 2
Rss订阅